健身這樣練

熱門文章 Blog 

健身這樣練

如果可以每週訓練 2-3 次,時間控制在 30-45 分鐘左右,對運將的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!訓練強度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逐漸增加,不需要太急。平時在駕駛時,也可以利用下車休息的時間做點伸展,保持肌肉活躍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4月1日
如果可以每週訓練 2-3 次,時間控制在 30-45 分鐘左右,對運將的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!訓練強度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逐漸增加,不需要太急。平時在駕駛時,也可以利用下車休息的時間做點伸展,保持肌肉活躍,減少長時間坐著的負擔。
很多人以為「流汗多=運動效果好」、「不流汗=代謝差」,但其實流汗只是身體散熱的一種方式,跟燃燒脂肪、減肥效果沒有直接關係。不過,流汗多少確實會影響體溫調節,甚至可能影響水腫和中暑的風險。今天就來聊聊流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3月15日
很多人以為「流汗多=運動效果好」、「不流汗=代謝差」,但其實流汗只是身體散熱的一種方式,跟燃燒脂肪、減肥效果沒有直接關係。不過,流汗多少確實會影響體溫調節,甚至可能影響水腫和中暑的風險。今天就來聊聊流汗這件事,看看怎麼讓汗腺更順暢運作!
健身教練怎麼選?
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教練?
健身教練會幫助你設定目標嗎?
健身教練有用嗎?
健身教練會幫助規劃飲食嗎?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3月12日
想開始健身,但不知道怎麼選適合自己的健身教練?教練選對了,訓練效果加倍;選錯了,不但浪費錢,可能還會受傷,甚至對健身失去信心!所以,怎麼挑選教練真的超重要!這篇文章會告訴你選教練的5大關鍵,讓你避開雷區,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指導。
一對一健身教練、私人教練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3月4日
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種困惑:「到底該自己摸索,還是找私人教練?」很多人健身的目標是減脂、增肌、提升體能,但訓練一段時間後卻發現進展緩慢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方法到底對不對。這時候,一對一的健身訓練可能會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案,幫助你更快達標。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5年1月1日
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,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使得許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,因此對健康管理、增肌減脂的需求日益增加。茗羕教練常被學生問到:「增肌和減脂可以同時進行嗎?」或是「應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?」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,因為不同年齡層的人,由於身體狀況、生理指數、心理需求等因素,會有不同的選擇。那麼,該如何判斷自己是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呢? BMI與體脂率的重要性 要決定增肌或減脂,先來了解兩個關鍵數據:BMI(身體質量指數)和體脂率。 BMI(身體質量指數) BMI是衡量身體肥胖程度的常見指標,其計算公式為:體重(公斤)/ 身高(公尺)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標準,BMI分為四個等級: 過輕:BMI < 18.5 正常範圍:BMI 18.5 – 24.9 過重:BMI 25.0 – 29.9 肥胖:BMI ≥ 30.0 然而,BMI無法區分肌肉量與脂肪比例,因此單獨參考BMI並不足夠。體脂率指的是人體內的脂肪含量占總體重的比例,體脂率過高的人容易導致肥胖和代謝疾病,例如高血壓、糖尿病等。因此,對於需要增肌或減脂的人來說,應該更注重體脂率的評估。 體脂率 體脂率是衡量人體脂肪含量的指標,計算方式為:體脂重量(公斤)/ 總體重(公斤) 目前市面上許多生物電阻抗體重計都可測量體脂率,一般而言,男性和女性的體脂率標準是不同的,這是因為男性和女性在生理構造和荷爾蒙分泌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性。根據美國國家體育醫學院(ACSM)的標準,成年男女的體脂率分類如下: 過輕:男性 < 8%,女性 < 20% 健康範圍:男性 8% – 24%,女性 20% – 30% 過重:男性 25% – 30%,女性 30% – 35% 肥胖:男性 > 30%,女性 > 35% 值得注意的是,運動員或肌肉量較高的人,可能BMI偏高但仍屬於健康狀態,因此更應關注體脂率。 內臟脂肪的重要性 除了體脂率,內臟脂肪也是影響健康的關鍵因素。內臟脂肪是指積聚在腹腔內器官周圍的脂肪,包括心臟、肝臟、胰臟等器官,內臟脂肪過多會增加慢性病風險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。因此,無論是增肌或減脂,都應同時關注內臟脂肪指數。  不同年齡層的增肌與減脂策略 那麼,處在各個年齡階段,對於先增肌或是先減脂,你需要先有一些觀念,明白之後就不會落入"一定要先怎樣"的迷思中。 老年人 肌肉流失是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,因此增肌對於維持肌肉力量、防止跌倒至關重要。然而,若老年人體脂率過高或已有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,則應優先減脂。透過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,搭配均衡飲食,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人的體脂率和內臟脂肪,同時增加肌肉量和肌肉力量,達到減脂和增肌的目的。 青少年 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階段,身體需要足夠的營養來支持各器官、骨骼、肌肉的生長,過度減脂或節食可能影響骨骼、肌肉發展,因此應專注於均衡營養與適量運動,而不是盲目跟風減脂或增肌。適當的阻力訓練與有氧運動,可幫助青少年維持健康體態,同時促進健康的生長發育。 30-50歲上班族 對於30~50歲的上班族,則需要根據個人情況來決定先增肌還是先減脂。如果BMI和體脂率偏高,且有內臟脂肪堆積,則減脂應該是首要考慮的。如果身體質量指數和體脂率在正常範圍內,而肌肉量較少,則可以考慮先以增肌為優先。 當然,增肌和減脂並不是對立的選擇,可以通過合理的運動和營養攝入同時進行,尤其是初接觸重量訓練的新手,一般在訓練期的前半年至一年,會有同時增肌減脂的蜜月期。 BMI與體脂率偏高,內臟脂肪過多 → 先減脂 體脂率正常,但肌肉量不足 → 先增肌 初學者進行重量訓練時,可同時達成增肌與減脂(俗稱「新手蜜月期」) 結論:增肌與減脂應個人化 增肌與減脂的選擇取決於個人體質與健康目標。透過BMI、體脂率、內臟脂肪指標,可更科學地決定適合的計劃。在制定運動和營養計劃時,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因素,合理的運動與營養規劃,才能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打造健康體態!
撰稿人: 茗羕教練 2024年12月25日
一天一萬步到底可以燃燒多少熱量? 即使只是走路,對於身體健康也有很多好處,例如可以提高心肺功能、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、降低血壓和血糖、幫助控制體重等等。走一萬步可以燃燒多少熱量呢?這取決於很多項因素,像是你的體重、步伐速度、步伐長度和地形是平緩、還是爬坡等等。 一般來說,走一萬步大約可以燃燒 200-500 卡路里的熱量。有這樣的差異,是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步伐方式不同。如果你體重較重,每走一步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,你可能會燃燒更多的熱量。還有,如果你走的速度較快,步伐較長,燃燒的熱量也會越多。走路時遇上爬坡或者走上坡路,燃燒的熱量也會增加,因為這些運動會增加你的心率和呼吸頻率,從而增加燃燒的能量。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,時間往往是最大的問題,若想達到一天一萬步的目標,也不是這麼遙不可及、無法達成的事情,所以,想要利用一天步行一萬步達到減脂效果,還需要注意飲食控制、保持運動頻率和時間,可以的話,試著增加運動強度和做做肌力訓練以增加肌肉量,另外還要顧及休息和運動的均衡,不過度操練。只有綜合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來,才能更有效地實現減脂目標,提高身體體適能水準。 走完一萬步到底需要花多久時間?這因人而異,取決於你的步伐速度、步長、地形以及身體狀況,通常走完一萬步需要約1.5至2小時,上班族無法騰出這樣的連續時段,可以把時間拆分成小段小段的進行,一樣有運動效果。 像是:利用上下班的時間走路,充分利用時間,達到一定的步行量;如果辦公室附近有公園或者廣場等場所,可以利用午休時間去進行步行或慢跑運動;晚上回家後,也可以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散步,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步行量的目標,還可以加溫家庭及人際關係。在辦公室也可以選擇以爬樓梯取代坐電梯,也能增加步行量。 當工作壓力越來越大,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變得越來越困難,運動往往被壓在最底下。運動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,因此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安排時間,讓運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。即使只是一天步行一萬步,對忙碌的上班族仍是有利無弊! 總之,可以善用生活中的各個時間段進行步行運動,達到一天一萬步的目標。最重要的是要堅持,每天設定目標並盡量完成,長期堅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喔!期待大家跟教練分享"日行萬步"帶給你什麼好處~

現在就訂閱電子報,領取專屬你的禮物!


禮物一:免費線上諮詢15分鐘

禮物二:教練幫你整理好的健身筆記電子報

我想訂閱電子報
Share by: